陕西安塞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新闻公告
(转载)西农学子走进安塞站:不忘初心谋发展,黄土终究成青山
作者: 安塞站 更新时间: 2018-09-17

中国青年网安塞8月22日电(通讯员 马露露)为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讲话,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响应时代号召,让大学生走出课堂深入自然,提高大学生水土保持意识,深入了解环境治理工程对群众生活的影响,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资源环境学院赴安塞调研团于8月19日在安塞水土保持试验基地开展暑期“三下乡”活动,对安塞水土保持试验基地内的实验项目进行参观学习。

漫漫水保路

安塞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的陕西延安,这里曾经是千沟万壑、黄土漫天,然而因为投身水土保持科学研究的水保人的到来与坚守,在漫漫45年时间里,把曾经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现在的片片青山。

吴瑞俊是长期在安塞站负责生物、土壤监测的老师。经他的介绍,试验站在刚开始建立的时候,还没有现在的公寓楼,占地面积很小,附近的环境极差,难以治理,这也导致当地的经济发展缓慢。经过水保人几十年的努力,现在的安塞区在水土保持、环境治理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试验基地位于试验站的后山上,山底海拔1068米,山顶海拔1308米。在上世纪90年代,受当时条件限制,每次实验只能徒步上山,山路十分艰险,下雨时湿滑难行。而现在,山上建立了各种各样的监测站、数据收集站、实验对比区,如草地碳水通量观测系统、生态修复对沟集水区侵蚀过程影响试验区、人工林水分利用及其生理响应等实验基地等,这些基地为实验数据收集、实验样品采集提供了很大便利,为水土保持技术进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

高高黄土坡,漫漫水保路,是一代又一代青年才俊的努力,才造就了现在这一片片青山绿山!

悠悠黄土情

生态脆弱一直是陕北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的典型特征,也是生态经济恶性循环的根源之一。为了国家生态安全,一代代水保科研工作者来到安塞,扎根黄土,致力于解决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

吴瑞俊一路上给我们讲述了许多关于这里的故事。他用一句谚表明他对安塞水土发展模式的了解:“山上戴帽子,中间腰带子,下边穿裙子,底下穿靴子”,讲述之前安塞植被的种植情况,从山顶往下先是种草,然后是果树、粮食,最后是林木。吴瑞俊提到,初来这里的时候,延河两边都是农耕地,生态脆弱,灌溉只能靠下雨,收成很不稳定,现在全部退耕还林,环境逐渐好转。每每提到安塞的这些变化,他的脸上总会洋溢出灿烂的笑容。

在安塞水土保持实验站像吴瑞俊这样的水保人还有很多,他们长期奋斗在水土保持工作的第一线,以站为家,坚守岗位。正是有一代代水保人的不懈付出,才有了现在的片片青山。

熠熠矢志笃

安塞区日新月异的发展,与水土保持综合试验站一代代先辈的奉献努力息息相关。吴瑞俊讲到:“我们以前在做径流相关实验布设的径流桶经常丢失,大多都是被当地农户拿走用来储存粮食,因为它既防潮又防鼠害。如今可不一样了,人们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加深,也明白这是用来做科研工作的。”老一辈们从建立生态户到生态村再到8.27平方公里小流域,逐步形成了纸坊沟生态治理与农业发展模式。正是在这种坚持不懈的努力下,当地居民看到了气候环境在退耕还林以后的发生的巨大变化,相信了退耕还林的好处,科研工作才能顺利进行。

在去往山地试验基地的路上,调研队看到陆陆续续上山和下山的人,吴瑞俊告诉队员:“自从安塞区全部退耕后,居民没有什么可去的地方,便在水保所与政府共同支持建设的这条主道路上爬山锻炼。”借助这样的契机,试验基地建设硬化停车场、增加健身设施、树立科普标牌,让居民在享受山区静谧景色的同时,也了解了水土保持科普知识。

安塞水土保持实验站和当地政府与时俱进的结合发展,打造了生态宜居的绿水青山。安塞站未来发展一片光明,站长陈云明告诉队员们:“作为中国科学院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重要科研基地,安塞站不仅在做科研教育工作,更要将水土保持科研精神及其文化精髓传播给更多的人。”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asa@cern.ac.cn TEL:029-87014869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