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综述
黄土高原是我国生态环境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黄土高原的治理同时肩负着调节黄河泥沙和减少华北地区沙暴的作用。为了响应国家对生态建设的大力支持,秉持着“立志成才报国裕民”理念的上海科技大学的学子们不远万里前往延安调查当地的产业与生态状况。
七月一日上午,上海科技大学学生们有幸参加了安塞站李国庆副研究员专程为他们准备的讲座,并与其就延安本地在黄土治理上的作用地位和黄土高原整治对国家的意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李国庆给上海科技大学同学们讲课
黄土高原治理措施
1.修建梯田:提高粮食产量
2.修建淤地坝:拦截沟道中的泥沙,经历了从小型淤地坝到大型,治沟造地
3.植树造林:增加地表覆盖度,减少降雨对坡面的土壤侵蚀,改善环境(人工种植、飞播种子和幼苗)
4.植被自然恢复:将目标区域封禁起来,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恢复植被,增加地表覆盖度,节省人力物力
黄土高原治理历史
1.新中国成立以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黄河的治理工作
2.治理5个阶段:
①植树造林、修建梯田;
②建造淤地坝和梯田;
③小流域综合治理(骨干坝);
④退耕还林还草(以生物治理为主);
⑤退耕还林还草和治沟造地
黄土高原治理成效
1.黄河输沙量降低至历史低值水平
2.人类活动的贡献率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黄土高原的植被覆盖度急剧增加
4.黄土高原水资源可持续利用趋近于植被恢复的极限
5.黄土高原国土整治“28字”方略:全部降水就地入渗拦蓄,米粮下川上源,林果下沟上岔,草灌上坡下畖
6.新时期“26字”建议
黄土高原未来发展
1.坚持执行退耕还林还草政策不变,提高黄土高原自然生态系统质量
2.科学实施淤地坝和治沟造地,解决区域土地资源不足的问题
3.重视黄土高原水土污染治理,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
4.优化产业结构调整,重视农户转移就业,减轻生态环境压力
问答环节
问答过程中,李国庆副研究员为同学解答了同学提出的关于延安新区整体下陷与黄河的沿河治理问题。
在解答第一个问题时从黄土的物理特点入手,让同学们了解到了在黄土上建筑新区的不易,又通过黄土高原的地理特性分析了其他建设方法的巨额成本,最后从经济发展的角度强调了新区建设的必要性。
来到第二个问题,李国庆副研究员分别从大坝的建设与改进历史和退耕还林时作物的选择两方面介绍了沿河的治理方法,提及了专家对退耕还林后以质量发展为优先的建议,以及政府正在进行的生态补偿法的立法工作。在回答问题之余,还为同学们介绍了延安的苹果产业和南泥湾的产业结构,以及黄河治理的历史轶事。
老师寄语
相信这次讲座对于各位同学都应该是一次终身难忘的体验,黄土高原的治理之路依旧道阻且长,国家正是需要青年人才投身祖国建设的关键时刻,希望上海科技大学的学子们能够不负期望,在各个领域中为国家做出贡献!
李国庆回答上海科技大学同学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