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安塞农田生态系统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支撑条件
作者: 安塞站 更新时间: 2007-05-18



1、安塞站有综合楼4992m²,附属楼1341m²,实验楼1200m²,试验辅助用房798m²,可满足160人同时开展工作。试验区包括山地综合观测场75 hm²和川地试验场6.07 hm²;拥有纸坊沟(8.27 km²)、县南沟(46 km²)、马家沟(70.0km²)和铁龙湾(2.7km²)四个试验示范流域。

2安塞站观测项目多样、监测设备齐全。观测平台主要包括山地试验场测场、川地试验场和小流域生态水文监测体系。能够为水土保持、旱区农业与生态环境建设等相关的科学研究和试验示范提供试验平台。

(1)山地试验场设有气象站、CO₂/H₂O通量塔和160个径流观测小区。主要观测内容包括水土流失规律、全坡面土壤侵蚀特征、农田水土保持复合耕作与养分流失过程、坡耕农地养分循环过程、林地和草地水文循环及水土保持效益、植被恢复与人工调控及环境效应、水碳通量、地下水位变化等。

(2)川地试验场设有气象站和旱地农业小区。主要观测和研究内容包括作物轮作与养分循环、农业面源污染和小杂粮选育与栽培、优良牧草培育等。

(3)纸坊沟流域和宜川县松峪沟流域设有生态水文监测体系和降雨特征观测系统。主要观测内容包括天然与人工植被恢复演替过程、典型生态系统水文过程、坡耕地长期施肥与作物产量监测、流域出口设有卡口站,动态观测流域径流泥沙变化。两个流域为陕西省径流泥沙监测流域。

  3安塞站具有比较完备的气象、水分、养分、土壤等监测研究需要的仪器设备和条件,同时具有较为齐全的植物生理生态分析仪器设备,化学分析仪器统一放在站试验室,由专职分析人员负责。对于一些监测和课题共用的重要仪器设备如光合仪,实行严格的借用制度,并由专人负责测定工作,确保仪器设备及监测设施的正常运行。安塞站主要仪器设备41台/套,价值824.4万元。如EC3000通量站、CAWS310大气气候与环境集成观测系统;A755土壤温湿盐观测系统、SD60土壤-地下水水文监测系统;FotoCam植物生长节律在线自动观测系统;TOC—L总有机碳分析仪、原子吸收仪、光合仪等。

         4、安塞站现有固定人员29名,其中研究员19人,副研究员6人,技术人员4 人(包括化学分析1人,野外观测人员 3 人)。客座研究人员20人,研究员18人,副研究员2人。人才组成包括百千万人才1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人、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1人、陕西省突贡专家1人、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3人、陕西省高校青年杰出人才1人、西部之光人才8人。专业涉及土壤侵蚀、旱地农业、植被恢复和生态水文等学科领域。自建站以来,安塞站共计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331名。其中博士120名,硕士211名。



版权所有:国家生态系统观测研究网络 京ICP备05002838号-58
Email: asa@cern.ac.cn TEL:029-87014869 技术支持:国家生态科学数据中心 • 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